对于人生来说,最怕的就是做选择,因为这常常意味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要失去一部分。细观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同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长久以来,智能手机都在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核战争”,这极大地促进了智能手机硬件的进化,也真正让其成为用户手中的小小智能“电脑”。
但就在今年,风头却突然转向,智能手机厂商之间并没有展开强硬的“硬件战争”,而是纷纷打着“体验为王”的旗号,力争让智能手机变得更佳多元化,意图走出另一条一条发展之路。究竟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是硬件制胜还是体验为王?站在在“Y”形路口的智能手机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硬件制胜:不可忽视的根基
自2007年iPhone发布、Android系统发布,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在这六年时间中,智能手机硬件配置的进化速度之快绝对让人瞠目结舌。可以说智能手机用了六年时间就超过了计算机几十年的发展速度,而且它也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六年中,智能手机的CPU的主频从单核几百MHz到1GHz再到双核、四核,乃至如今的八核;从传统的32位芯片到如今iPhone 5S上引领未来的64位A7芯片;RAM从可怜的256MB到512MB、1GB、2GB,直到三星Note 3上的3GB;屏幕从3.5英寸到3.7英寸、4.0英寸、5.0英寸、5.7英寸直至平板手机的出现;分辨率从低到高,直到现在比绝大多数PC还高的1080P分辨率……
这就是智能手机这六年来在硬件配置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其进化程度之高,硬件之强悍,让很多业内人士和用户都在质疑这些高配置是不是真的能够带来使用上的彻底改变。于是乎,“硬件性能早已饱和”、“硬件无用”、“性能早就过剩”、“硬件只是厂商玩的噱头”等观点甚嚣尘上。对于这些观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智能手机硬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系统、应用自身所需的程度,达到性能过剩的地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硬件无用”就是正确的,要知道硬件是智能手机的载体,是支持智能手机运行的最基本配置。随着智能手机系统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应用程序的越来越复杂,硬件的进化是必须而又理所当然的。所有认为“硬件无用”的人几乎都是抱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其中尤以自诩为业界公知和消费能力较低的屌丝群体为甚。
纵观今年发布的智能手机新品,不管是苹果iPhone 5S、三星Glaxy Note 3/S4、小米3、魅族MX3等产品都在宣传中依然将迎接的提升当做其中的重要卖点。不管是iPhone 5S支持64位的A7芯片还是Note 3的3GB RAM等,都依然是最能引起用户购买欲望的卖点。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智能手机硬件进化的重点也已经逐步摆脱了在传统CPU、RAM、屏幕、分辨率等配置上“做文章”的习惯,转而向其他方面发展。比如OPPO新发布的N1带有260度可翻转摄像头、LG G2的背部按键控制、索尼Z1的两款手机外接镜头QX10和QX100、能够和三星Galaxy手机配合使用的GalaxyGear智能手表……这些都代表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方向,在人性化、多元化等方面大做文章,力图以新卖点来迎合用户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
先且不管类似这样的硬件突破方面的改变能有多大的市场反应,但总的来说就是一种流行趋势。不要觉得这些都是噱头,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就是冲着这些“噱头”去的,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也尝试去体验这些与众不同的硬件带来的别样感受。
体验为王:未来进化趋势
不管怎么说硬件的基础作用,说到底,硬件配置始终只是智能手机的根基,能在此根基上创造不一样的用户体验,才是目前能真正吸引用户的节点。在体验这方面,目前智能手机厂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不管是有用没用,不管是老套还是新创,只要看起来是卖点,就一窝蜂的搬到自己手机上。
苹果的iOS 7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自iPhone发布以来变化最大的系统,它保持了苹果一贯引领潮流的传统,扁平化设计成为业内标杆。自iOS 7发布以后,所有的拟物化图标都不在吃香,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将自己的图标进行扁平化的处理。此外,虽然下滑菜单有抄袭Android系统的嫌疑,但无疑方便了用户,也值得称道——毕竟你让苹果有所改变就已经不错了。
三星还是依然以数量级人性化功能的添加来“压死”对手,在Galaxy S3、Note 2已经添加数十项新功能的前提下,在S4、Note 3上又加上了数十项人性化功能——眼球控制、悬浮预览、家庭医生配件、更强的S-Pen控制、语音助手……管它有用没用,管它灵敏还是迟钝,反正我就是加了,就是比对手更人性化,就是让用户觉得我是史上科技的代表。对于三星来说,这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对于魅族MX 3来说,Flyme 3.0的加入对大屏幕智能手机来说真正带来了新生。在体验MX 3,你很难想象一款大屏智能手机会觉得如此人性化。整合新浪微博到联系人、乐视网和“我的视频”的融合等细微变化都让它成为一款易用的大屏手机。再加上不错的Home键,魅族MX 3可以说在目前国产智能手机中算是做得不错的——比直接照搬原声Android系统的山寨智能手机强多了。
此外,LG、索尼、小米、HTC乃至国内的二三线手机厂商都在不断融入各种人性化功能。开句玩笑地说,颇似当年添加跑马灯、八个喇叭等千奇百怪的山寨机——当然目前的人性化功能多数是良性的,带给用户的体验自然是极好的。
在上游硬件不可控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们大力从用户体验出发,反映了未来智能手机进化的全新方向。不同于硬件进化固定的参数升级,用户体验完全在于手机厂商各自的创新,门槛较低,而且可控。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如此多的人性化功能。
双剑合璧,缺一不可
纯粹比拼手机硬件配置的时代正逐渐走向没落,进化速度开始放缓,但仍是智能手机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仍是决定能否制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体验为王”的呼声越来越响的时代,追逐个性化、差异化的体验也不可或缺,这也是手机厂商努力的重要方向。
可以说,保持手机硬件在某方面的差异与特色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智能手机的体验创新始终要建立在硬件性能为基础,在洞悉消费者需求之后,利用硬件树立自己不同的用户体验之路。保持硬件和体验的“双剑合璧”,才能真正让智能手机市场越做越大。
比如最新发布的OPPO N1,背部设计有触控区,实现背部四向触控功能。用户可以在单手握持手机时,用食指操作O-Touch感应区,方便快捷地完成多种操作,轻松解决大屏手机操作不便的烦恼——这和魅族MX 3通过Flyme 3.0的优势来优化大屏智能手机的体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最终目的都是要给用户良好的操作体验。
此外,智能手机周边配件的发展延伸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面。不管是摄像头配件、触控笔抑或带有更多功能的手机保护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通过这些个性配件,毕竟能够体现出手机的差异化,打造兼具趣味性和易用性的产品服务形态,更能让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显得生机勃勃。对于厂商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收益。
此外,类似三星弧形OLED智能手机这样采用最新材质、工艺的产品,既在硬件上有了明显不同,也最大程度了提升了用户体验,可谓一举两得。类似划时代的硬件工艺带来的创新性体验将越来越多,也值得我们期待。
由以上可以看出,只有通过硬件、体验对智能手机在性能、功能、外观等方面的的全面整合,才够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享受,才能够从机型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泥淖中挣脱出来,才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科幻星系/文)